今天下午,马达先生手稿遗物捐赠仪式在我馆举办,马达之孙马小超将马达手稿《记者的修养》、马达文章的复印修改稿、马达生前用过的眼镜、自学电脑的笔记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纪念章、特殊党费收据、为四川赈灾捐款证书、担任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顾问的聘书及《马达自述》等遗物捐赠我馆。
马达1925年3月23日出生于安徽安庆,1941年初参加新四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抗战烽火中投身新闻工作,从在独轮车上办油印的《滨海报》起,先后担任过《苏中报》《滨海报》《群众报》记者、通联科长,新华社苏中二支社(高邮分社)副社长,《人民报》总编辑,华中《新华日报》地方版主编。新中国成立后,马达历任苏南日报社秘书长、副总编辑,《工人生活报》编委会书记,上海《劳动报》总编辑、社长,中共上海市委副秘书长,《解放日报》党委书记、总编辑。
1978年起,马达出任《文汇报》党委书记、总编辑,1989年2月起任文汇报社顾问。在近70年的新闻生涯中,他先后参加和领导过9张报纸的工作,并担任其中5家报社的总编辑,前后共达30年。马达在主持《文汇报》工作的11年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握报纸宣传的正确导向,对新闻改革和队伍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作了系列探索和实践,开拓创新,成果卓著,为《文汇报》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的辉煌作出卓越贡献。马达一生办报的丰富实践和经验,成为《文汇报》传承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捐赠仪式上,马达之女马晓霞和文汇报社原高级记者郑重,原副总编辑史中兴,原副总编辑茅廉涛,党委书记、社长缪克构先后发言,怀念马达。马达一生办报,办人民欢迎的报纸是他的新闻追求。改革开放后,《文汇报》在其主持下“立足上海,面向全国”,开创性地设立北京办事处,组建驻外记者和特约记者队伍,又创办系列报刊、举办大型活动,最高发行量达到173万份,取得非凡业绩。
《文汇报》数代报人继承马达的精神遗产,继往开来;马达遗物入藏我馆,我馆将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使老一辈报人的新闻理想与实践代代相传。
摄影:沈定、刘裔鹏
编辑:王吉安
初审:张霞 毛真好
终审:馆务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