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为铭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缅怀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我馆与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上海市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共同举办的“起来!起来!起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展”于近日在上海图书馆(淮海路馆)第一展厅开幕。
展览立足上海、放眼全国,通过“中流砥柱”“淞沪烽火”“携手反战”“文化抗战”“伟大胜利”五大板块内容,把上海浓缩成一部立体抗战史,全面展现上海在抗战时期的重要地位及发挥的关键作用。通过47组文物、160余张图片及多项互动装置,观众仿佛穿越到1937年的烽火中,沉浸式感受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
我馆此次遴选数件馆内珍贵藏品参展,既包括见证了上海市民支援抗日义举的“1932年十九路军总指挥部收到生活周刊社捐款的收据”,抗战时期的重要出版物《论持久战》《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共产党人》《战事画刊》《救亡日报》《神州日报》《西行漫记》,还有抗战期间生活书店相关视频。
展厅图集
我馆藏品
十九路军总指挥部收到生活周刊社捐款收据,1932年6月2日
1932年淞沪抗战爆发,十九路军奋起反击,韬奋随即在《生活》周刊上大声疾呼,号召读者捐款抗日,得到了热烈响应。十九路军总指挥部收到生活周刊社捐款10233.95元的收据,见证上海市民支援抗日军需行动的义举。
《救亡日报》第二号
《救亡日报》于1937年8月24日在上海创刊,内容侧重文艺,以多种形式宣传团结抗战,鼓舞民众斗志,是抗战时期重要的进步舆论阵地。
《战事画刊》第四期,1937年9月6日/ 美国《生活》周刊,1937年10月4日
1937年的淞沪会战,日军空袭上海南站,造成了包括妇女儿童在内的上千平民伤亡。在铁路废墟上嚎啕大哭的幼童被摄影师王小亭记录下来,通过新闻纸发向各地,激起世界反日浪潮,进而唤起舆论对中国抗战的同情和支持。
《西行漫记》
1938年3月 复社
《续西行漫记》
1991年3月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1937年出版的纪实作品,记录了他在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所见所闻,首次向世界客观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面貌和革命理想,成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革命的经典著作。
《论持久战》,1939年华社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1938年发表的重要军事著作,系统分析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提出"持久战"战略思想,科学预见了抗战将经历战略防御、相持和反攻三个阶段,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为中国人民的抗战胜利提供了理论指导,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典范。
《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新文化编译社
《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是毛泽东1939年撰写的重要政治著作,系统阐述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动力和前途,科学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状况,论证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为党的革命路线提供了理论基础,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重要标志。
《共产党人》创刊号,1966年 人民出版社影印
《共产党人》杂志创刊于1939年10月,是中共中央创办的党内理论刊物。《共产党人》杂志刊载了很多有针对性、指导性、参考性的文件与文章,及时指导帮助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加强动员能力建设,为凝聚力量争取全民族抗战胜利发挥了历史作用。
展览时间
2025年8月6日至9月19日
展览地点
上海图书馆(淮海路馆)第一展厅
撰稿:李孟月
编辑:夏思勍
初审:张霞 王草倩
终审:馆务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