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 史话阅览 详细信息
馆刊 | 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电脑字库用字的诞生地 2024-01-12

微信公众号2023年07月17日发布

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非遗手工字体宋七”发布会今日在我馆召开,1968年设计的“宋七”字体在尘封半个多世纪后面世重生。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是我国现代汉字印刷字体的发源地,“宋、黑、楷、仿”等汉字印刷字体的原始创写者,除宋七体外,还有宋一体、黑一体、宋二体等代表作,在中国印刷字体设计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馆馆刊2015年第2期曾刊登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字体设计师、汉字印刷字体书写技艺第二代传承人陈其瑞撰写的《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电脑字库用字的诞生地》一文,介绍作者在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亲历的宋一、黑一、宋二、宋四、新魏、牟体等印刷字体设计。

电脑、手机中的四大经典字体黑体、宋体、仿宋、楷体是从哪里来的?一般年轻人都不知道。他们以为活字印刷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理所当然是老祖宗留下的遗产。其实,这是我们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活字字体研究室的字体设计师们写的。

▲ 四大经典字体字样

20世纪60年代,受文化部胡愈之副部长委托,上海市出版局副局长汤季宏在上海成立了活字研究室,开始了印刷新字体的设计。1961年,我正好同其他五位同学瞿宗玉、许柏康、陈初伏、陈永海、朱柏生由上海出版学校毕业,也加入了设计队伍。

时值三年自然灾害,汤局长非常重视该项工作,亲自顾问,一纸调令在出版系统内召集了美术、刻字、书法三方面人才,他们是出版社封面设计字的高手徐学成、施渭峰、华宗慈、钱震之、谢培元、陈锡奎、邵广凡,印刷厂八级刻字技工邹根培、沈景成、钱惠明、唐永亮,新华书店写美术字的周今才、陶关生,中华书局、教育出版社写教科书楷体的杨亦农、王乃承、张家声、曹复晋等,并干脆把办公地点设在绍兴路局长办公室楼上,条件非常优越舒适。

▲ 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字体设计室全体人员在办公大楼前合影。前排左起:瞿宗玉、施渭峰、许柏康、顾震寰、陈初伏、陈永海;后排左起:陈其瑞、徐学成、钱震之、邵广凡、周今才、谢培元、华宗慈(1969年)

▲ 本文作者在字体研究所工作照(1963年)

现今出现在电脑中的字库,就是以上这些同志设计的,印刷字体的四大经典品种,也是从此地诞生的。

 为《辞海》设计宋一体 

 

修订《辞海》是20世纪50年代毛主席下达上海的重要任务。当时我们印刷用的铅字还是旧社会从日本进口来的旧字形字体,一直沿用到解放后。1959年德国莱比锡书籍装帧博览会上,虽然好多参展的上海出版物得了大奖,但总体落后很多,这是因为装帧设计是多方面的,除了封面,正文的版式设计,用的字体也要与之相适应。

另外,因印刷字体有时不是特别规范,在教学时也会引起混乱。如果一个字书写的笔画数多一笔、少一画,就无法在字典中查到。

为此在设计宋一体时,活字室的同志们研究了一个如何规范字形的意见上报中央,后我们就依据中央下达的规范字表,重新设计了新的宋一体。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影响了几代人。现在网上有反对简化字、反对汉字书写楷化的声音,可能他们没有了解当时产生改革的时代背景。旧字形的铅字使用了近百年的历史,例如印刷旧字形走之底,上面有两个点(同隶书写法),再写捺。俞字上面是八字头,一撇再一短横加捺;下面的立刀不是一短竖、一竖勾,而是两个三角状。这样一来笔画数自然不统一,从附表可以清楚看出新旧字形的不同,新字形更符合人们书写习惯。

▲ 新旧字形对照举例,带圈字符为笔画数

从某种意义上说,规范后出现的新字体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新字体在大陆出现,有别于现有仍在使用汉字印刷的国家和地区,一看出版物便知是否是大陆的字体。这是值得引以自豪的。

时下电影、电视的导演更要注意,如果道具中使用的报纸、办案的卷宗中出现现用的规范楷化字体,先看看是什么时代的东西,否则就要穿帮出洋相了。

宋一体是专为《辞海》设计的,开始字表仅收一万八千多,后来正式出版后发现印刷效果特别好,清晰的正文版面,配合单线勾描的插图,看上去非常舒服。当时初版分上、中、下16开大大的三大册,定价也不菲。有关部门就考虑出一种缩印本,把三册改为一册,而定价只有28.90元,很受学生家长欢迎。

经过缩小后的宋一体,也只是2毫米大小一个字,三栏排印的版面,字迹仍很清晰,由于用专用的字典纸来印刷,虽薄,但正反页却互不透视,完全体现当时紧跟时代的出版印刷水平,赢得大众喜爱。

正由于宋一体作为专印字典的字体而存在,以至后来80年代要印制更大更全的《汉字大字典》时,仍想到了用宋一体来印刷。不过字数就大大不够用了,便准备扩大宋一体设计规模,增加到六万多字头用字。于此,宋一体作为经典的字典体而享誉出版印刷界。

 有喇叭口的黑一体 

 

黑一体是印刷黑体中最细的黑体,因此它是同印《辞海》正文用的宋一体配套设计的。为了使新设计的黑一体与以往黑体不同,我们在塑造笔形规范时就特别下功夫研究。我们发现,铅字经压力印刷后的横画起笔、收笔处会出现铺墨、缺角、圆头状况。因此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就有意在横画起笔、收笔处设计成向上下微微扩张,形成喇叭口。这是黑一体的最大特点。

▲ 原稿复印的黑一体样张

想不到50年前我们创写黑一体时的这一叫法,被时下一群字体爱好者关注,他们在网上发帖,提问为什么黑体会有喇叭口?看到这,我顿觉一丝欣慰,说明我们的劳作能受到后人的关心和尊重,非常有意思。

字体设计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事,为了集体分工又能彼此相互关照,统一形成整个字体的风格,就要事先制定笔形规范。同时字的粗细、大小、结构、重心等等也都要相应制定规范。就如同每个人的长相各不相同,因为一个人的眉毛、眼睛、鼻子、嘴的形态构成了你与众不同的脸型,一看就认识。字的风格同样是由构成每个字的点、横、撇、捺、勾的形态而决定。

黑一体有喇叭口,这是基本要素。一般会写美术黑体字的人都知道,可用油画笔、底纹笔、漆刷,甚至刷墙的排笔来书写,但由于一些工具使然,其刷出的笔画硬邦邦的,死板,而且没有笔锋,不光洁,不饱满。

要使黑一体不死板、硬邦,就要与传统的书法完美地结合起来。在黑一体笔形塑造时,根据喇叭口的特式,例如点,就相应地设计成上小、下大、中间弯,如同楷书写点一样,有瓜子点的影子。那起笔小中间弯有弧度,收笔大(回锋),也如同写楷书桃子点一样。

竖画的起笔,原应平的起口,考虑到书法写法,设计略向下斜的起笔,并带一小圆头,略开张。

撇的起笔,也同直画一样,向下撇要有一定的弧度,收笔像刀一样略开并带圆弧收口,像一把大刀一样。其中设计起笔略带斜,是为了表现刻字的刀法是斜切进去,强调掺入了传统的书法美。

捺同勾的形态,与撇的形态相呼应,有书写弯弯的笔意在,收笔也向外扩张如喇叭口状。

▲ 黑一体笔形规范

总之,经过精心设计改进的黑一体,就是与以往旧字体截然不同的新字体。整体看来,不死板却灵动活泼。

我在一次会上详细介绍了黑一体喇叭口的特色是如何形成的,当场被参加会议的华文字库老总黄克俭接去话题。他说前不久苹果iPhone5要用他的黑体字,他的黑体字就是在我们黑一体基础上改细设计的,用在手机屏幕上非常有特色,为此还专门向苹果推介这种字体。

现在各种手机、荧屏用排印正文的细黑体,可以肯定地说,都是以我们设计的黑一体改进而来的。为此我为曾亲身参与设计黑一体而感到骄傲。

 为横排简体版《毛选》设计宋二体 

 

《毛泽东选集》从20世纪50年代出版以来都是繁体字竖排本。进入60年代推广简化字,横排已是书刊普遍采用的编排样式。

随着学习毛著的群众运动高涨,为简体横排《毛选》设计新字体的任务,也紧迫地下达到上海印研所。

那时我们已设计完成了宋一体、黑一体,积累了一定的设计经验。为了充分发挥上海活字设计队伍的人才优势,我们设计的宋二体也明显地区别于已有的旧铅字体。

宋体字的特点是横细直粗,横画收笔有完美的三角顿头;字形结构方方正正,四角饱满;点是桃子点,头尖下弯状如大大的桃子样;竖勾也同点呼应,胖胖的、圆圆地勾出。这是传统典型的老宋字风格,人们几十年来看惯了的。有人形象比喻这老宋同日本民族相仿,有矮胖的感觉。这也难怪,因铅字还是从日本进口的呢!

宋二体设计时,则参照了老祖宗优秀的版刻字体,结构上进行大大的改革调整,把字形设计同书法结构密切结合,上紧下松,结构向里收缩,略带微长形;撇捺舒展,重心略见偏高,即视觉重心比实际中心略上,符合人们视觉习惯。宋二体设计中,应用书法结构、意韵,在笔形的塑造上更花功夫。由于是铅印排版书刊,因此字的粗细就要比宋一体更粗壮有力些。

▲ 宋二体设计稿

宋二字体设计好了送中央审批,结果叶圣陶部长认为还不够粗壮,稍细,不适应当时印刷《毛选》出版。送审人员回沪,时值宣传工业学大庆,搞大会战,我们活字室发动大家星期日不休息,也搞大会战,突击加粗宋二体,不多久就完成了。

这样宋二体实际有二副字,一粗,一细。由于当时直接在宋二细原稿上加粗,故宋二原稿只有一副,字体则有粗、细两种。

宋二细应该是原设计的精心之作,而宋二粗却因突击加粗,又因赶时间,在我们内部认为要差一截。尽管如此,结构略带微长的新笔形还是同旧体字明显不同,并越来越受到欢迎。

在人们使用了一段时间的新宋体后,到了20世纪80年代,我们设计的字体也开始受到国外及港台地区同行的关注。我们设计的四大经典体开始陆续出现在日本森泽、写研字体公司的字体样本中,与此同时,台湾华康电脑公司也将其收录进去。

20世纪90年代初,从美国学习计算机归来的黄克俭先生找到了我们,认为我们退休的设计前辈是国宝级人物,邀请大家到常州他开办的华文字库公司设计电脑用字。后来设计的字由他介绍到微软,现在WindowsXP系统中的字库就有多套是由我们印研所退休前辈设计的,字体优劣一比就知。

差不多同时期,香港大学任教平面设计的教授廖洁连女士,也关注了我们这批新中国成立后的大陆字体设计者,为此专门来沪采访,写了《一字一生》这本书。可惜等到该书正式出版问世时,有的被采访者钱震之、谢培元已作古离世。但人走了,他们设计的新字体却永久留在了人间。

 被遗忘的宋四体 

 

两年前网上看到一些对字体设计感兴趣的年轻人,在讨论宋体时问,有宋一、宋二、宋三,那有没有宋四呢?

我是知道有宋四的,但我那时还不会电脑打字,也不懂要注册登录才能加入他们的讨论,只能关机作罢。不久又看到厉向晨设计的康熙字典体用于媒体,我想,康熙字典体不就是我们当初设计的宋四吗?

宋二是专门为简体横排的《毛选》设计的字体;宋三是施渭峰一人设计的,也是专为排印毛泽东诗词用的诗词体,结构更险峻、狭长、秀丽。这些字体被应用后,当时字体室上下热情高涨,认为要继续设计新的字体来排印马恩列斯毛等经典著作,为之冠名为“经典著作体”,随后字体的设计评选也很快展开。

那时活字室有一套《中国版刻图录》的资料,每个人从中挑选自己喜爱的版本字体。其中徐学成想到了《康熙字典》上的字头字与众不同,是很有楷书特色的宋体字。它的三角顿头、横直划转折的顿角有明显不同特色,竖勾的形态更接近楷书,竖撇则有强烈的版刻风味,捺也不同,与现有设计的宋体字有鲜明的区别。

后来我们把大家写好的字样排印出缩小样张,然后用当时最革命、最时髦的方式——向工农兵征求意见。于是兵分各路向工厂、部队、农村去评选。

当时农的代表是江苏太仓沙溪大队的顾阿桃,她是全国活学活用毛著的标兵。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她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要她像专家那样在字样上画圈打勾,也真难为她老人家了。

▲ 顾阿桃在评选新字体,中间下蹲戴军帽者为徐学成

现在回想起来真觉得可笑,叫这样一个不识字的老农妇,弯着腰在田间画圈打勾,太不可思议了。但那时大家都没有这样想,也根本不可能这样想,好在我们带去的几套字样,都是比较优秀的,所以无论给谁打勾也都差不离。最后,徐学成设计的康熙字典体得票最高。

接着,我也同大家一样全身心投入到新字体的设计中。不久全套6196个字的经典著作体就完成了。按常规这字体应冠以“宋四”,但在一些同事的记忆中,那时用“宋四”同上海话的谐音不吉利,没有采纳。

字体完成后,徐学成同当时的所革委会主任盛和鑫去中央向叶圣陶部长请示。后交北京新华字模厂刻制了部分铜模,并印了128开本的“老五篇”向“九大”献礼。

其实新的宋二体刚用上了《毛选》没有几年,要叶部长推翻新字体也不太现实,我们的头脑也真有点发热。

康熙字典体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被人们遗忘,最后完全从人间消失了。20世纪80年代初,研究所恢复字体设计室,在又一次设计新的印刷字体热潮中,出版的《上海印刷字稿汇编》(1959—1991)及2011年由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编印的《汉字印刷字体原创字形样本》中都没有收进。

最近一次在回所参加“汉字印刷字体书写技艺”申遗的活动中,我在会上首次提出康熙字典体的事,引起领导重视。后来终于在存放原稿的库房中找到了它,被编号为宋七。现被深藏起来,秘不示人,何时能重见天日造福后代,那只能拭目以待了。

 找书法家写新魏体 

 

20世纪70年代,在完成了排印书刊用的正文字体后,为了丰富印刷字体、美化报刊书籍版面,书法体首度被引入印刷字体,首选就是普遍受群众欢迎的新魏体。我和同事张家声两人一起主持了新魏体的组织开发工作。

当时我家住中山公园附近,每天要骑一个多小时的自行车上下班,来回三个小时。我一面骑车,一面时刻关注着路两旁的店招和墙上的标语美术字。就这样,发现了北京东路不到河南中路的长城料器玻璃店,新魏体的店招写得很好。进店探访,被告知是由黄浦油漆工程队做的。于是紧追不放,得知书者是东海船厂医务室的厂医陈钟咏,三十岁不到。他就是被选中的四个候选人之一,接着就请候选人各书写一百个同样字的新魏体,也用工农兵征求意见的方式来挑选。后来轮胎二厂的韩飞青因得票最多而当选。

我同张家声开了介绍信去他厂商调来我厂写字模。记得是1973年至1974年间,在字模厂四楼雕刻车间,伴随轰鸣的机器声,韩飞青就按4050个常用字表一个个地书写着,而我们则在旁看着,并不时提出修改意见。

顺便说一下,最好的书法家写标准用楷书也不见得全副汉字都写得好,因此,虽然韩飞青是书法家而我与张家声都不是,但凭着实干了那么多年的经验积累,我们也就毫不客气地一一指出他需要改进的地方。幸好我们的好意没有被韩先生误解,他都能一一接受重写。

到后来我们在征得他同意的前提下,干脆开始剪刀加浆糊的动作,为什么呢?因为有时重写一个字不见得能完美再现那一笔,要知道笔画的起伏变化,每一个细微之处是瞬间不经意出现的,这也是毛笔书法写字的特色所在。所以有时为了一捺太长需重写,不如干脆动刀剪除一点多余的部分,粘贴起来刚好合适。因此在这副字稿中,直到现在还能看到我与张家声“动手”的痕迹。

1976年我在完成了这副字后离开了字模厂,转入“冷排”时代的照相排字机字模的生产中。到了20世纪80年代,“冷排”更是进入了鼎盛时期。照相排字用字模都是设计铜模的字体原稿,那时就无偿提供移入了字模板。韩飞青的新魏体因只有4050个字,而照相字模版一块字模收248个字,整副字25块,合计约七千多字,这样算来还要补写近三千字,再加上繁体字,共需补字五六千字的新魏体。

说到稿费收入,当时还处于“文革”中,我们进行讨论后认为,“稿费是资产阶级的”,统统要被打倒,因而分文未付。但总感到人情上要表示一番,于是我到朵云轩挑了一函时值六十元人民币的日本印制的《昭和法帖》给了作者。

▲ 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原稿展示窗展示的新魏体后面左起舒同体、宋黑、任政行书体

后字模厂又请书法家任政书写了行书体。由他开始,可以支付象征性的稿酬了,那时是一角钱一个字,一副行书体也只有七百元人民币而已。接着我在照相制版厂又请北京的刘炳森写隶书体字模、苏州女书法家徐圆圆写篆书体字模,因形势变化,稿费也稍作调整,每个字达到了一角五分钱。

 牟体与大字本专用字 

 

牟体是《人民日报》美术编辑牟紫东书写设计的美化报版的标题字,也是印刷字体用个人姓名冠以书体称呼的极少个例之一。由于铅字印刷,一个字号大小只能一副字,汉字又数量繁多,在20世纪60年代,《人民日报》却能推出以长牟、扁牟作为黑体标题排版用的两副不同的字体,是相当不容易的事。而要一个人担当设计书写更是一个艰难浩大的工程,实在了不起。

到了70年代牟体担当了一个重要的政治角色。毛主席晚年视力不济,患上了白内障,但又酷爱阅读古典名著,身旁的工作人员关心他的健康及阅读习惯,提出用1号长宋铅字来排印所阅书籍。因太细又想到了牟体,但《人民日报》备用的牟体字数实在不够用,于是中央就把这个光荣的政治任务给到了我们上海印刷研究所活字室,只不过当时活字室早已到了字模一厂,时间是1974年春。

上海的字体设计力量雄厚,拥有一大批老一辈经验丰富的设计人员,当时处于全国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要担当这个重大政治使命是义不容辞的。于是中央要求全国三地字体设计人员集中在上海搞“大会战”。

那时北京新华字模厂的高手华蔚苍、戴勇、方钦德(聋哑人,电影《平原游击队》日本鬼子扮演者方化的弟弟)、周秀英,湖北文字605厂钱惠明、钱涣庆、郑家玲等等都会聚到了上海。借了军工路上海水产学院作为工作场地,星期天都不休息,吃、睡、工作在里面,真的是用时几个月,大会战一场。

当时这么多的字体设计精英集中一起还觉得人手不足,记得又临时增加了一些上海美专刚毕业的小青年来支援字稿的填墨工作(因黑体字吃墨多)。

▲ 用牟体字排印的“大字本”《唐诗三百首》正文

36磅长牟黑也就2号标题大小,比起原先1号长宋自然要粗壮醒目得多,原创牟紫东一个人来写是完不成的。现在由全国设计人员集中完成的新长牟体才是真正为毛主席印古籍书用的专用字,而这批在“文革”中印的书就称作“大字本”。用特种的精制毛边纸排印,古籍版本格式直排,一页字数不多,最终用线装制订。封面也用瓷青宣纸,古色古香。

上海市出版局领导还专门把出版系统中的上海印刷十二厂改为专印大字本的印刷厂,当时也引起同行的关注。

毛主席晚年视力衰退,阅读古籍有时是半躺在坐椅上看,有时还卷起来看。他睡床的一半堆放着的全是古籍线装书,所以大字本就用中式的传统线装来印制。后来据说主席很满意并非常感谢操办人员,称所用费用由他稿费支付。

至今,回忆起这段负有政治使命的字体设计人员的大会战,我都感到光荣与骄傲。

内容来源:《新闻出版博物馆》201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