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2018年09月03日发布
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2015年,我馆在博古斋古籍善本拍卖会上拍得一批抗战期刊,共计四百余种,近两千件,时间跨度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抗战胜利,分社科、文艺、画报、漫画、电影、戏剧等类别,基本涵盖抗战时期各阶段具有代表性的品种,数量多、品相好,充实了我馆的馆藏资源。这批期刊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76种抗战画报,其中有《战时生活画报》《抗战画报》《战事画刊》等,开本疏朗,印制精美。另一特色是包含了大量创刊号,并不乏存世极少的善本,如:1938年1月于广州出版的《义勇军》、1938年3月于上海出版的《孤岛》、1938年4月于汉口出版的《战地半月》、1939年10月于汕头出版的《战时文艺》等。
《抗战画报》创刊号,抗战三日刊社出版
《战时生活画报》,健康生活社出版
《战事画刊》,良友图书印刷公司经销
《义勇军》创刊号,广州海关同人救亡长征团编辑发行
《战地半月》创刊号,战地半月社出版
《战时文艺》创刊号,战时文艺月刊委员会编辑发行
《大众生活》创刊号,大众生活社出版
《生活知识》创刊号,生活知识周刊社出版
《沙河》创刊号,西北青年文艺工作者协会出版
《抗敌画报》第五号,东北四省旅陕同乡会抗敌支会宣传部出版
《血战画报》创刊号,血战画报社出版
《新生月刊》创刊号,新生出版社发行
旧时,期刊是除广播、报纸以外,另一个受众面最广的媒体。在抗战时期,期刊无疑也成为宣传民族危难,呼吁全民御辱,推动举国抗日的重要舆论阵地。这一特殊时期,期刊的种类之多、发行量之巨,是前所未有的。这些杂志和书刊虽有不少出版在边区根据地、武汉、重庆、桂林、贵阳等未沦陷地区,而更多的则是出自上海被称作“孤岛”的租界。作者阵容庞大,他们用战局评论、战地报告文学、小说、诗歌、散文、剧本、故事、小品、译述、漫画、木刻、摄影等诸多形式,全面反映了举国上下同仇敌忾的救亡精神及激烈的抗战实况。事实上,凡亲历八年抗战的中国人,上至达官贵人、社会名流,下至平头百姓,只要提及“东洋人打仗”无不咬牙切齿。而这些期刊正是留下了日军残暴恶行,中国军民奋勇抗敌救亡的极其珍贵的文献资料。(节选自陈克希撰“团结御侮──上海图书公司藏抗战时期珍稀文献特展”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