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2022年08月20日发布
“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不久,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即着手推出报道战事的画报,1937年8月20日,第一期《战事画刊》在上海出版。
▲ 第一期(1937年8月20日)
封面照片为“我国军之高射机关枪队与敌机作战”
主要目录
日军挑衅·沪战爆发
上海战事爆发后面面观
在平汉路前线
日机扫射我民众
暴日蹂躏下之天津
举国一致坚决抗敌
战时救护知识
▲ 日军挑衅·沪战爆发
▲ 上海战事爆发后面面观
《战事画刊》为五日刊,至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共出19期。该刊内容以战地照片为主,除上海战况以外,也曾报道平津、山西、广东、江西等地战况,武汉、湖南等后方情形,并刊登宣传抗战的文章和漫画,摄影者有王小亭、张文杰、俞创硕、沈逸千、顾廷鹏等,作者有冯玉祥、欧阳予倩、郑伯奇、江栋梁、丁聪、汪子美等。
▲ 平型关我大军挺进(《战事画刊》第十期,1937年10月6日)
伍联德创办的良友图书印刷公司成立于1925年7月,最初经营印刷所业务,后于1926年2月推出中国第一本大型画报《良友》,经营重点转向出版。“八一三”战火中,其招牌刊物《良友》《电影画报》《妇人画报》均被迫停刊,良友公司利用当时画报出版领域一流的人力和物力印行《战事画刊》,通过震人心魂的第一线照片向全国人民揭示战争之紧迫,呼吁团结抗战。
▲ 孤军死守·成功成仁 乃新中国之军人魂(《战事画刊》第十七期,1937年11月11日)
我馆藏有《战事画刊》第一至第十八期,在此介绍其中部分,借85年前战地记者之眼,纪念战争受难同胞,致敬保家卫国先烈。
▲ “起来,不愿作奴隶的人们,用血和肉作我们的长城!”(《战事画刊》第十三期,1937年10月21日)
▲ 第四期(1937年9月6日)
封面照片为“我们忠勇的敢死队,预备拼其壮烈的身躯和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王小亭 摄)
主要目录
日军·文明的刽子手
壮志凌霄
空军健儿
上海战区儿童收容所巡礼
淞沪战记(三)
炮火下的闸北
南市与大场
青年们,到前线去
我军坚守上海北站
▲ 日军·文明的刽子手
8月28日,王小亭在日军轰炸上海南火车站的废墟中拍下一组画面,刊《战事画刊》第四期。美国《生活》杂志(Life)后来刊登其中一幅,在美国孤立主义者中激起对华同情与支持。
▲ 车站废墟中哭泣的婴儿(王小亭 摄)(美国《生活》杂志,1937年10月4日)
▲ 第五期(1937年9月11日初版,9月25日再版)
封面照片为“我忠勇空军保卫锦绣山河”(王小亭 摄)
主要目录
“我们的身体和飞机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
我空军之战绩
前线空防
我军阵线巡礼
前线长官
光荣呢,还是耻辱!(欧阳予倩 作)
淞沪战记(四)
江湾战区拾零
敌机残暴轰炸下沪南高昌庙民房尽成瓦砾之场
卫国战士浴血抗战所得的精神安慰
万绿丛中·我军活跃
▲ “我们的身体和飞机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
▲ 第八期(1937年9月26日)
平汉线战事特辑
主要目录
琉璃河
平汉线正面我军阵地
青纱帐里
出奇制胜之便衣队
平汉北段军事(长江 作)
平汉抗敌留印(沈逸千 作)
防御炮在前方活跃
中国之新军人
冲锋陷阵之余
我军所获战利品
▲ 青纱帐里
▲ 第九期(1937年10月1日)
封面照片为“现代武装之中华战士”(王小亭 摄)
主要目录
第一道防线以外
逆袭
裹创杀敌
抗战到底
民族英雄·卫国志士
淞沪战记(七)
试看敌军之士气!
机械化部队
光荣的纪念品
华北中路战场一瞥
敌空军受创之实据
▲ 裹创杀敌 抗战到底
▲ 第十四期(1937年10月26日)
晋北战事特辑
主要目录
太原 晋北战事之重心
晋北战场之我方主要将领
增援部队·星夜赶程
英勇善战屡歼顽敌之第八路军
重炮队
晋北道上我军运输频繁
光荣的战利品
为自由而牺牲·为祖国而流血
经我克复之晋北名城
▲ 晋北战场之我方主要将领
▲ 经我克复之晋北名城
▲ 第十六期(1937年11月6日)
火焰中之上海闸北专号
主要目录
闸北房屋千万间·可怜转眼成焦土
我民我产同罹浩劫
京沪·沪杭甬两路管理局巡礼
北站凭吊
冉冉愁云 滚滚烽烟
别矣闸北后会有期
愿撒最后热血
耿耿的精忠 静静的流水
回首五年一二八之创伤如昨
▲ 北站凭吊
▲ 冉冉愁云 滚滚烽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