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 史话阅览 详细信息
任溶溶口述:“啊呀把我迷住了,这些儿童书。” 2024-02-17

微信公众号2022年09月28日发布

著名出版家、作家、翻译家任溶溶先生2022年9月22日晨在沪离世,享年100岁。

任溶溶,本名任以奇,原名任根鎏,1923年5月19日出生于上海,广东鹤山人。

1946年1月1日,任溶溶以易蓝为笔名在《新文学》杂志创刊号上发表了第一篇儿童文学翻译作品,后来创作出《没头脑和不高兴》《一个天才的杂技演员》等家喻户晓的故事,为中国的小读者翻译《木偶奇遇记》《假话国历险记》《长袜子皮皮》《夏洛的网》《彼得·潘》《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等经典作品,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特殊贡献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杰出贡献奖、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国际儿童读物联盟翻译奖等,并被中国翻译协会授予“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2008年4月28日,上海译文出版社的陶雪华女士受我馆委托,为任老做口述历史采访。谨此撷取其中讲述他与编辑工作、与儿童文学结缘的片段,纪念滋养过无数中国孩子童心的任溶溶。

 

我是1923年四月初四出生的,我的生日快到了,阳历就是5月19日。出生在哪里呢,就是上海虹口闵行路巡捕房隔壁,我父亲是个商人,我就生在他开的一个木器店的楼上,是西式木器店。

我是历史上最后一批读私塾的人,大概到我已经是最后一批,我现在看看我的童年朋友读过私塾的真是很少了,因为我们广东人特别封建,爱那种旧的东西。因此我是真正向孔老夫子叩过头的,向老师也叩过头的。大概五岁,1928年,我是回广州去的,跟母亲、跟哥哥一起回广州,到了广州就正式读了两三年私塾,然后才进小学,(读)小学一年级,小学读到1937年,就是抗战这一年,小学毕业。后来我父亲就说,因为广州也不能开学了,因为日本人轰炸,接下来怎么样不晓得,所以我1938年初过了春节回上海来,我一到上海,(上海)就是“孤岛”。

▲任溶溶小学毕业时(1937年)

 

在上海一个广东的中学,叫“岭南中学”读了一个学期。因为我回到上海来一句上海话也不会讲,国语也不懂,就到广东人那里去读了一个学期。接下来就是到英国人办的雷士德中学,正式从初中一(年级)从头学起。到这个中学对我一生的命运很关键的,因为这个学校里面有地下党员,这位地下党员现在还健在很好,叫梁于藩,曾经担任过(驻)联合国的代表,他就把我们这些小班同学带到进步革命路上去了。(在)进步同学的影响下面,当时参加“拉丁化新文字运动”,我是个积极分子,而这个运动是地下党领导的,所以直接跟地下党有接触。

我是1940年底到苏北参加新四军,带我去的人现在也健在,后来做国家出版局局长的王益,大我几岁,还有去世好几年的汤季宏,这些都是当时新文字运动,又是地下党的同志。当时大概只待了半年就生病回来,黄疸病,回来以后就留在上海,编地下党的一本语文杂志,也是新文字有关的,叫《语文丛刊》,这是我开始做编辑工作。一直编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其实时间也不长,我1941年上半年回来到12月,也不过半年多吧,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人就进来了。

▲任溶溶捐赠我馆的《时代日报·语文》(1946年10月10日)

▲任溶溶捐赠我馆的《时代日报·新语文》(1947年9月17日)

那么接下来就读书,我进大夏大学读书,我毕业的那一年正是日本人投降的那一年,日本人投降一两个月后我就毕业了。

毕业以后有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有一个同学进了儿童书局。我恐怕一直到念大学的时候都没有想到过要搞儿童文学这类东西,没有,完全没有,也没有想到搞什么文学。翻译倒翻译一些东西,因为我学过点外文,也学过俄文,但是没想到过靠这个吃饭。

▲任溶溶在上海译文出版社编《外国文艺》杂志(20世纪80年代)

▲任溶溶在小读者中(1987年)

▲任溶溶在上海译文出版社(20世纪80年代)

▲任溶溶著《小孩子懂大事情》(少年儿童出版社,1965年5月)

那个同学到儿童书局,他跟文学一点都不搭界的,这位同学念政治。他知道我又念文科——我是念中国文学系的,又会点翻译,那么他就来找我,他说你帮帮忙,每一期一定给我一篇稿子,最好给两三篇,用两三个名字发表,因为他没稿子。

我倒觉得这个也可以做做,我就跑到那个卖外文书的英国的书店去看,啊呀把我迷住了,这些儿童书。其实那个时候外国这个童话书就非常多,漂亮,非常漂亮。我这个人对这种,好奇心比较多,我觉得搞这个很好嘛,这个英文又很浅,蛮好嘛,我就给他搞。我是电影迷、从小就电影迷,美国好莱坞我最崇拜两个人,一个是卓别林,一个迪士尼。我搞儿童文学恐怕要感谢迪士尼,就是它那些童话书把我带进了这条路。它每个童话片都有童话书的,小鹿斑比等等,而这些形象现在迪士尼乐园都有,(比如)Dumbo(小飞象)。我去年还翻译了英国的小熊维尼,它都有。所以我就搞儿童的东西,那么又惊动了一位我的贵人,这位贵人就是这位姜椿芳,(指书架)有本书叫姜椿芳,他是我的贵人,他是地下党领导人。

你说我自己喜欢,我好像喜欢的书蛮多,很难说。比方林格伦(Astrid Lindgren),大家也比较熟悉。我更喜欢的作家一个是罗大里(Gianni Rodari),凭良心讲。因为我到底是相信共产主义的,他写的东西我很中意。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我最佩服的是张天翼,写《宝葫芦的秘密》的张天翼,张天翼写过《大林和小林》,讲阶级斗争的。罗大里也写过一本童话讲阶级斗争的——《洋葱头历险记》。罗大里聪明,现在(人们)还读,因为他用水果蔬菜,没有直白地讲资本家、少爷。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硬碰硬写了工人、资本家,你介绍到外国去就不那么合适了。罗大里那个,资本主义国家也照样读,他讲的是善与恶,讲的是压迫人的番茄骑士。罗大里我喜欢,还有英国一个叫达尔(Roald Dahl),达尔是什么人呢,就是写《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的。我觉得他写的儿童故事也非常好,当然还有林格伦,就是写《长袜子皮皮》的,我觉得“安徒生奖”里面有好些真是不错的。

 

▲约·罗大里著,任溶溶等译《洋葱头历险记》(少年儿童出版社,1954年4月)

▲约·罗大里著,萨·马尔夏克俄译,任溶溶中译《好哇,孩子们!》(少年儿童出版社,1954年10月)

▲约·罗大里著,任溶溶译《给孩子们讲讲火车、谈谈城市》(少年儿童出版社,1957年1月)

▲阿.巴尔托著,任溶溶译《洋葱头历险记》(少年儿童出版社,1953年6月)

▲阿·托尔斯泰编写,任溶溶译《俄罗斯民间故事》(少年儿童出版社,1955年12月)

▲萨·马尔夏克著,任溶溶译《小房子》(少年儿童出版社,195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