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2020年10月10日发布
1912年10月9日,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钱伟长出生于江苏无锡。他兼长应用数学、力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学,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有重要成就。
2020年8月,《辞海》(第七版)彩图本问世,继续承担着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的使命。作为拥有一支权威且相对稳定的编纂队伍,《辞海》荟萃了大家名家,钱老就是其中之一,他与《辞海》有着很深的缘分和感情。
2010年7月钱伟长溘然长逝,上海辞书出版社编审秦振庭为我馆馆刊撰文,追忆了钱老的“辞海”缘:“辞海人怀念钱老,回想起钱老关于《辞海》出版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以及参与的重要活动,钱老的身影又浮现眼前。”
今日重刊此文,纪念钱老,感谢他与一代又一代“辞海人”的薪火相传、承前启后,为我们展示时代的历史巨变与辉煌成就。
▲钱伟长出席2005年《辞海》主编会议
▲《辞海》(第七版)彩图本
01
1984年,钱老出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鉴于联系上的方便,《辞海》的主编、副主编原则上由沪上专家学者担任,听得钱老来到上海,巢峰同志立即请示夏征农主编同意,决定聘请钱老担任《辞海》副主编、《辞海》力学学科的分科主编。巢峰同志随即前往学校拜访钱老。钱老仔细翻阅了1979年版《辞海》,他指着书中的辞海编辑委员会名单对巢峰同志说,我的老师郭绍虞也是《辞海》的副主编,我是郭先生的学生,能接任这个职务,很光荣。钱老欣然接受了邀请。同时,他告诉巢峰同志,他正与刘尊棋、周有光先生一起担任《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的中方委员。钱老对出任《辞海》副主编职务十分高兴,还表达了自己与夏征农主编关系很好,可以帮助做点工作的愿望。当然,三句话不离本行,他强调了“力学”学科的重要性,此前《辞海》分册将“力学”学科附属于“物理学”之下,“力学”条在1979年版的释文是“物理学的一个部门”,他提议要改正。
不久,钱老即到上海辞书出版社回访,他要亲自看看出版社,听听出版社领导同志的具体介绍。巢峰等同志接待了钱老,会见约一个小时。老人十分高兴,言谈中不时提到关于词典编纂的严格要求,要严谨,不要随风倒。
▲钱伟长(左)与夏征农(徐福生摄于2002年9月25日)
02
1986年5月18日,钱老出席在丁香花园举行的《辞海》(1989年版)主编扩大会议,他以副主编身份来到会场,时任主编夏老,市政府顾问汪道涵,副主编和编委罗竹风、李国豪、吴文祺、谭其骧、赵超构、石美鑫、裘沛然、草婴、徐中玉、徐盼秋等亲切招呼钱老,钱老亦笑容可掬地与大家一一握手。那次会议上,钱老以讲故事的方式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即如何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介绍知识,特别是如何处理辞书编纂中遇到的敏感问题。钱老透露了《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涉及中国部分的人物、事件的处理原则。时值该书即将出版(正式出版是1986年6月),他谈到了中美双方因意识形态分歧而引发的激烈争论及最后达成的共识,即涉及中国部分的条目和释文由中方审定。钱老还举了“朝鲜战争”的例子,《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的表述是“1950年6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北朝鲜)与大韩民国(南朝鲜)之间发生的一次冲突”。当时,我国只讲“南朝鲜”,尚未承认韩国,而对方也只讲“北朝鲜”,所以,称谓上如此表述,是双方都能接受的;而“发生的一次冲突”的原委不谈,这个表述更是避免了双方无法解决的争端。在今天看来,无疑是最恰当的词语。在座的领导同志、专家学者无不称赞这是智慧的结晶,此后,《辞海》的编纂修订都参照这个基调定稿。随后,我们又欣喜地看到了胡乔木同志给邓小平同志及中央常委的一封信,其中提及了《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的争执,以及关于领袖人物定性语不要用赞颂语的建议,小平同志及当时的中央常委都圈阅同意。这两者之间有何必然联系,笔者不敢妄测,但它确实传达了我党要求辞书编纂工作者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编纂中国特色辞书的信息。
《辞海》1999年版出版后,钱老受夏征农主编委托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主持了北京的出版座谈会。会前,巢峰同志去钱府拜访,钱老讲述了他的研究新成果,即中国的锡伯族和鲜卑以及“西比利亚”之间的关系,讲了稻的考证。钱老款款而谈,早超过了约定时间。那边费孝通老来电要钱老下次再说,钱老夫人也说,不要误了费老处。钱老却自信地说,费老和我最要好了,他家就在后面,他会让我多讲几句的。说得满堂笑声,末了,钱老又让夫人给我们拍照。
▲1999年10月15日下午,在北太平庄钱府拜访钱老(左起:秦振庭、巢峰、钱伟长、朱明钰、陈太生)
03
钱老特别关注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当他得知上海辞书出版社将和东华书局合作出版《辞海》的台湾地区版,立即发来贺词称颂;江泽民同志接见辞海编委会和上海辞书出版社领导,他正好外出,特地发函让夏老代为向总书记请假;在浦东干部学院举行的主编会议上,他以轮椅为座两次对《大辞海》《辞海》编纂工作发表了重要意见。钱老还出席了《大辞海》的启动会议,参加了《辞海》(1999年版)的总结大会。在北京,他为10余位购买《辞海》的读者在书页上签名留念。
上海辞书出版社四十大庆时,钱老特意题词“为弘扬中华文化做出卓越贡献”表示祝贺;上海辞书出版社五十大庆时,钱老又嘱秘书徐旭同志转发了他的贺信,全文如下。
▲钱老给上海辞书出版社的贺信
04
落款日期是2008年9月5日,信笺是“钱伟长用笺”,几杆竹叶点缀在左下方。虽在病中,钱老的签名仍笔力刚健,盖着的那方印章,更见老人对出版社的钟爱。
贺信显现的是钱老厚重的关爱,殷切期望,特别是对《辞海》《大辞海》的赞誉。或许是每年钱老诞辰纪念之际,上海辞书出版社的领导都要去上海大学“乐乎楼”送上出版社同仁的美好祝福,也送呈他出版社的最新出版物;或许是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历任领导履新之后必然要拜访钱老,向他报告出版社的工作,面聆钱老的指示;或许是《辞海》主编夏老与钱老的关系亲密,谈论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大辞海》更多一些,老人为此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伟人已逝,共志哀悼。钱老作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出色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对《辞海》的出版工作始终关注,在中国出版史上留下了他的坚实足迹。
▲钱老给上海辞书出版社的题词
内容来源:《出版博物馆》201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