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 史话阅览 详细信息
馆刊 | ​记住他们的名字──整理“老三联”烈士和殉职、殉难者名单有感 2024-01-11

微信公众号2021年09月30日发布

9月30日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日,也是我国的烈士纪念日。“国庆勿忘祭先烈”,我们在这一天悼念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为了国家繁荣富强而献出生命的无数英雄,缅怀他们的功绩,弘扬他们的精神,铭记今日繁荣富强和文明进步的来之不易。

 

我馆馆刊曾于2020年第1期刊登徐虹女士的《记住他们的名字──整理“老三联”烈士和殉职、殉难者名单有感》一文。作者经多方寻访,确定1953年前牺牲和殉职的“老三联”前辈38位,他们离世时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这些年轻英雄的事迹深深打动作者,她用文字“表达敬意于万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迎来72周年国庆,我们再读此文,怀念逝于黎明之前的英灵,“向为理想捐躯的‘三联’前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2015年,在“老三联”人、“老三联”后人与“三联”在岗新人成功的互动合作下,三联书店后人回忆前辈的书《爱书的前辈们》和《书韵流长》在纪念韬奋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分别由北京三联书店和上海三联书店出版。这两本书从多个侧面补充、丰富和勾勒了集结在韬奋先生爱国、抗战、民主旗帜下三联书店前辈们的群像。书后附录了三联书店的烈士和殉职、殉难前辈名单。这份名单由我在原有史料基础上,进一步收集整理、核实补充而成,并首次附录了他们的简要事迹。今年又再次整理补充,并配上照片。以期不断完善相关资料,表达我们后人对老三联书店早期逝世前辈的无比崇敬和深切缅怀。

 

整理名单的缘起,是当初为完成关于外公徐伯昕的稿约,接触到书店早年去世前辈们的一些资料,但史料较少,且相对分散,有些前辈的史料并不在三联书店已有的出版物中。我感动之余,很想更多地了解他们,了解他们去世的原因,挖掘他们的生平事迹,甚至想看看他们的面容笑貌。现有资料中大多没有照片,有的就没有留下照片。得到一本《三联书店同仁通讯录》,在去世人员名单中,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读书出版社的前辈王兰芬,她的名字在回忆和纪念韬奋先生的文章中不止一次出现,她是当年受组织安排,冒险秘密护送韬奋先生安全到达苏北解放区的两位书店工作人员之一,但《通讯录》中仅有她参加读书出版社的年月和生卒时间记载。算算她去世时只有24岁,一个如花的年龄!如今在她这个芳龄的女孩,有的读书,或工作、恋爱、旅行,承欢于父母膝前……而她后来的去向在我接触到的资料中没有任何记录。恰逢要出版后人回忆录,我和主编晓蓉学姐一拍即合,这使得编写一份相对集中反映去世前辈相关史料的想法成为现实。

 

核实、编写这份名单的过程中,书店前辈们殉国殉职的事迹深深叩击着我的心,我有四个没有想到。

第一,没想到老三联书店一个店就有四位被国家追认的著名烈士!他们生得伟大,死得壮烈。

邹韬奋

邹韬奋(1895—1944),原名恩润,生于福建永安。生活书店的主要创始人,中国近现代著名记者、政论家、出版家,文化抗战的旗手,史上著名的“七君子”之一。因积极主张和宣传抗日,坚决反对妥协投降和专制独裁,遭日寇和国民党当局通缉追捕,生前六次流亡,依然以笔为枪抨击黑暗、呐喊救亡,他的著作和檄文影响了一代人。因患耳癌1944年7月24日病逝于上海,终年49岁。先生逝世后,为不被日伪发现,战友们用假名“季晋卿”,秘密举行大殓仪式,灵柩只能寄存殡仪馆。直到抗战胜利后,在韬奋先生逝世两周年前夕,才得以真名葬于上海虹桥公墓,后迁灵于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在国家公祭日公布的首批300位国家级著名抗日英烈名录中,邹韬奋是唯一一位新闻出版界人士。

杜重远

杜重远(1898—1944),名乾学,吉林公主岭人。自1932年起在韬奋主持的《生活》周刊上发表多篇揭露日寇罪行、宣传抗日的文章。曾任生活书店理事、《新生》杂志主编,因“新生事件”名闻中外,由于他和张学良的特殊关系,为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出重大贡献。1944年在新疆被反动军阀盛世才酷刑杀害后,毁尸灭迹,至今找不到遗骨,只有英魂安葬于上海万国公墓名人墓地,终年46岁。

李公朴

李公朴(1902—1946),江苏武进人,读书生活出版社主要创始人,中国民主同盟的早期领导人,著名的“民主斗士”,“七君子”之一。1937年7月,国民政府迫于国内外各方人士的强烈抗议和谴责,迫于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巨大声势,释放了“七君子”。公朴先生获释后,游走敌后,著书并宣讲抗战,反对独裁,曾创办北门出版社。1946年7月11日,于昆明倒在特务暗杀的枪口下,为和平民主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时年44岁,现安葬于上海龙华烈士陵园。

朱枫

朱枫(1904—1950),女,原名朱湛之,浙江镇海人。1938年加入新知书店,两次变卖家产,包括母亲留下的一枚三克拉钻戒,“毁家纾难”,资助书店在艰难中发展。1949年底被派往台北执行秘密任务,遭叛徒出卖被捕。1950年6月在台北马场町与吴石将军同时遇难,身中七弹,壮烈牺牲。60年后,在两岸热心友人的协助下,经过曲折的寻找,她的遗骨在台北六张犁公墓找到。2011年7月,跨越60年的漫漫归家路,烈士遗骸经台北到北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交接仪式后,安葬于家乡宁波镇海九龙湖烈士陵园。

第二,没想到有那么多“老三联”前辈为理想和事业献出了生命。

在这份名单中,收入了1953年前牺牲和殉职的前辈38位。经核实,补充了一批名不见经传的青年,比以往三联书店出版物公布的名单明确和增加了20位。经过史料的反复核实,并联系烈士家乡政府有关部门、烈士纪念馆及部分亲属进行了查证,名单中含早已明确的4位国家级知名烈士外,还有正式评定烈士身份的20位,占名单的一半以上;殉难没有烈士身份或未能查明烈士身份的6位;因公和积劳成疾,以身殉职的8位。他们有的在日军对重庆的大轰炸中,为保护书店遇难;有的在书店遭封时被捕,狱中为保护书店和同仁受尽折磨坚贞不屈,不幸病故;有的在重庆歌乐山刑场献身;有的在抗日战场上流尽最后一滴鲜血;这份名单肯定是不完整的,1949年前逝世的“老三联”前辈,就我目前所知至少还有11位,由于史料中可供查找的线索太少,无法查明去世原因,未能收入名单,已查到其中有两位是共产党员。非常希望能得到更多线索,继续补充、完善,以便从这一侧面,展现老三联前辈“满门忠烈”的群体风貌。可能有史以来,没有哪一家出版社为抗战和进步文化事业奉献了如此之多的生命,这是三联书店的光荣和骄傲!

第三,没想到老三联书店的殉难、殉职者们那么年轻,那么有才华。

除了四位国家级知名烈士正值壮年,他们的事迹和才华已为世人熟知,这份名单中不知名的前辈们,绝大多数20岁出头,31岁以下的有28位,另有4位年龄未知。名单中6位40岁以上的计算在内,他们离世时平均年龄29.5岁,6位40岁以上的不计算在内,平均年龄不到26岁,其中26岁以下的17位,年龄最小的为20岁。他们的生命像流星短暂,却灿烂壮丽,令人动容。在编写这份名单的过程中,我常常抑制不住泪水潸然而下──多么年轻的生命啊!他们个人本该有美好的生活和光明的事业前景,而他们却毫不犹豫地将生命献给了危难中的祖国,献给了进步的文化出版事业!生活书店的前辈冯景耀,牺牲时年仅22岁,生前是生活书店的骨干,翻阅他在生活书店《店务通讯》中两年间发表的7篇文章,我惊叹它们出自一位22岁的青年之手,我惊叹他既有青春活力又沉稳老练的文风,惊叹文中所展现的写作才华和思考力,惊叹他对韬奋先生服务精神的深刻理解。他说:“不愿浑浑噩噩过日子”,要“负起神圣的使命” ,“要做一个文化战斗员”!他最终在刀枪拼杀的抗日战场殉国。版画家黄荣灿前辈,被杀害时32岁。他力主创办三联书店台北分店,并担任社长。他的木刻作品被日本神奈川县立近代美术馆、澳大利亚国家艺术馆、大英博物馆、美国汉密尔顿科尔盖特大学艺术馆及中国台湾美术馆等许多国家和地区收藏。这样一位有理想、有成就的优秀青年版画家,被蒋介石钦定为死刑犯。由于海峡两岸的隔绝,很长一段时间国人不了解他,书店同仁甚至误解了他。三联书店同仁名录里没有他,这次将他收进了三联书店殉难者名单,这位沉冤的艺术家终于归队回家了!黄荣灿前辈刑前留下一张现场照片,挟持他的刽子手,肩章上“宪兵”二字清晰可见,他年轻的面容显露出无尽的悲愤和遗憾。我想他是死不瞑目的!

▲《海峡两岸的记忆──中国新兴木刻运动先行者黄荣灿》(2013年10月出版)

2016年5月,我和孩子去台湾旅行,特意到他在台北的墓地祭奠。那天下着小雨,为方便寻找,我叫了一辆出租车,车开了不短的时间到达一座山脚下,在两位老者的指点下,我们沿山路而上,好不容易在一处山坡洼地的墓群中,一个个地辨认姓名,寻找到这位没有烈士名号、但在我心中已然是烈士的一方小小的墓碑。“六张犁”政治受难人第一现场这座墓碑下的三联书店前辈,已长眠台湾64年,没有组建家庭,没有后人,默默无闻多年,他那幅著名的代表作──版画《恐怖的检查》,50年后才以真名在台湾展出。今天,我终于带着三联后人的敬意,在他的碑前深深三鞠躬,为他献上一束圣洁的鲜花。

▲1947年1月黄荣灿(右一)、新中国剧社的许秉铎(右二)及曹健飞夫妇在台北中山堂门口合影

像黄荣灿前辈这样的逝者,并不是唯一,名单中20岁出头的前辈,不少没有组织家庭,更谈不上有后代,他们的人生踏上旅程还没有展开,就为追求理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烈士王福和是家中最小的孩子,牺牲时不满22岁,“老三联”人多年来珍藏着他的照片,一直未寻找到他的家人,而他的家人也历经三代寻找,75年后才得知他早在1943年已牺牲。这份名单有一个遗憾,出版“老三联”后人回忆录时,未及附上前辈们的照片(有的至今也没能找到遗照)。那一张张年轻的面庞,让我过目难忘,烈士殷益文牺牲时22岁,我闭上眼睛,他那动人的、一脸纯真灿烂的笑容,就仿佛在星空闪烁。我想,在战火和迫害下幸存的书店前辈们,有我们这些后代写文为念,而那些没有后人的前辈,我们更应该记住他们。

殷益文

第四,没想到我们的“老三联”前辈中还有一批无名烈士。

他们本该是烈士的。名单中六位没有烈士身份或未能查明烈士身份的前辈,有的在战斗中捐躯,有的在狱中就义,有的为运输书店物资被枪杀。非常遗憾,由于年代久远,尽管费了许多周折,仍然没能核实。为查证一位在战斗中牺牲的云南籍前辈的烈士身份,我联系上另一位前辈,当地民政部门也乐意提供帮助,但具体原籍不明,书店资料中也找不到记载,我查遍民政部在网上公布的云南16个城市129个区县的烈士名单,每个县市一个个点开网页寻找,期待着能看到他的名字,没有,没有,还是没有……最终只得放弃,或许原先关于他籍贯的记载有误?这次又查遍所有省份的英烈名单,希望能看到他的名字,还是没有,他应该是烈士啊!前面提到的前辈冯景耀,他在书店遭当局迫害被迫疏散时,转入战斗部队后牺牲,对他如何牺牲有不同的回忆。为查证他牺牲的原因和烈士身份,我联系了东莞东江游击纵队纪念馆研究部,反复了几次,答复查无此人,所幸我在史料中了解到,他有另一姓名冯克,才在战斗序列表中查清他生前所在的部队和职务,但不在烈士名单中;又联系他家乡的鹤山市委档案局党史办和民政部门,当地的烈士名单中也没有他,两个姓名都没有,几十年来他一直活在东江游击纵队的战斗序列中,我也一直没有去更正调查结果,真希望年轻先驱的身影,永远行进在战斗的序列里;为查清新知书店吴渊烈士去世原因,辗转找到前辈家乡、烈士陵园退休的老园长;为确认有位烈士是同一个人,查到照片请老人辨认,又查找到原籍地浙江省新四军研究会,提供了证实资料。我在这里介绍查找过程,一方面想说明,我多么希望能以此告慰这些前辈的在天之灵,而查证并不顺利,难免错误和疏漏,请在天堂的前辈英灵原谅,也请健在的前辈和知情的朋友们谅解和指正。但更多的是想说,我们的前辈早年离家,为保护组织、家人和自身安全,有许多用了化名。战乱年代或许不能和家人联系,或许为保密不能暴露真实身份,家乡亲人根本不清楚他们在哪里,在外做什么,因此家属无法申报烈士,1949年后按失踪处理是很有可能的;作为组织,也由于申报烈士的手续繁杂,如需要两个以上的证明人等原因,这些前辈本应是烈士,却不能有烈士的称号,在家乡只能做失踪人员,家人也不能享有烈属待遇。在我心中,他们是无称号的烈士,有姓名的无名英雄。

吴渊

名单中还收入了一些殉职的前辈,他们也应该是三联书店英模群像中杰出代表的一部分。前面提到读书出版社的前辈王兰芬,仅有加入出版社和生卒时间的记载。我沿着仅有的一点线索(她在新四军工作过),想起我的一位战友曾在新四军研究会,经他介绍,找到一位老同志,得知有一套内部资料。那里面能否找到一些线索?那是三十多年前江苏省新四军研究会(印刷印钞组)编印的一套回忆录。于是,我上网查找,在收到的资料中,有篇回忆另一位烈士的文章,简单提到她已故。我继续在网上把这套一共8本的书一一找齐,终于意外看到一篇回忆她的文章。她在苏北根据地遭受日伪疯狂扫荡时,没有接受组织让她回上海老家避险的善意安排,为了工作继续往来于随时有生命危险的敌占区与根据地之间,最终被疾病夺去生命。我整理的这1份名单之所以没有局限于烈士前辈,同时收入了部分殉职的前辈,是因为他们同样可歌可泣,同样为三联书店的店史增辉。感谢写这篇回忆的老人,他曾工作于生活书店,又与王兰芬同在新四军大众书店工作过。没有老人提供的这套书的线索,这份名单中会少两位前辈,一位生活书店的前辈诸克,经核实后是烈士;一位是因病殉职的王兰芬前辈,而她原本可以按组织安排,回到上海老家,避开险境,偏安一隅,度过她美好的年华。我把这个发现告知韬奋先生的女儿嘉骊阿姨,她十分兴奋地说,一直以来她就想知道王兰芬的下落,现在终于有结果了。

王兰芬

诸克

名单中这批前辈们的事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韬奋先生爱国、抗战、民主的旗帜下,集结和激励了一代优秀出版人。以生活书店早逝的23位前辈为例,多是公开招考入店的年轻练习生,有的加入书店时年仅十四五岁,在书店“竭诚为读者服务”宗旨的指导下,在韬奋先生倡导的为大众服务的核心价值观滋养培育下,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前辈,成长为时代需要的人才、生活书店遍布全国56家分店的骨干,他们大多是分店的经理。“生活精神”凝聚着他们的热血,铸造了他们年轻的灵魂。他们用青春和生命诠释了理想和追求,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而我们只能整理一份名单献给他们,谨此表达敬意于万一,但他们的名字不会被忘记!

 

让我们向为理想捐躯的三联前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三联书店英烈详细名单和事迹简介见《书韵流长》上海三联书店2015年11月版、《爱书的前辈们》北京三联书店2015年版附录。借此感谢所有为编写“名单”提供帮助的人们。